「考古上海」展
「考古上海」主题展立足考古视角,运用考古语言,从「何为考古」的角度出发,梳理出「何以上海」6000多年的城市文脉。展览分为「文明之光」「江海通津」「海上繁华」三个版块,展出超过2000(套)文物,分别描绘上海历史中史前时期的「古国」、唐宋时期的「古港」和明清时期的「古城」三个高峰阶段,构成一部浓缩的上海简史。
「古国」部分以良渚文化阶段为代表,展示上海史前文明发展的面貌;「古港」部分展现唐宋元时期上海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之一,展示其经济发展;「古城」部分呈现明清时期上海市镇发展、文化繁荣的景象。从「古国」到「古港」再到「古城」,这一陈列主题展既从时间上展现纵向发展关系,也从空间上展现上海自西向东的发展过程,反映出上海逐渐成为国际性大都市的历程。
重要展出文物包括上海地区良渚文化时期重要遗址福泉山遗址出土的神人兽面纹玉琮、象牙权杖、绿松石白玉饰片;上海地区最早的对外贸易港口青龙镇遗址出土的贸易瓷和隆平寺塔遗存;目前国内水下考古发现体量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木质沉船长江口二号古船出水的豆青地堆白青花松下高士图双耳瓶。
部分展品
双层镂孔花瓣足陶壶,崧泽文化,新石器时代,上海市青浦寺前村遗址出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