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旅》

《布旅》

《关于展览》

用布料创作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为”。正是因为他们使用了布料这种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所以我们能从计文于和朱卫兵的作品中发现无名的普通人的生活影子,因此其大众性的批评社会的视角能带来巨大的说服力。如果这也是说”媚俗”的话,那么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人类不断地编织、纺线、裁剪、缝合、穿衣的行为才是宏伟的装置艺术,而计文于和朱卫兵的艺术正可以说是将”人”本身雕刻化的行为了。——–沓名美和 Miwa KUTSUNA

《关于艺术家》

计文于(b.1959)、朱卫兵(b.1971),于2003年开始合作软雕塑作品创作,现工作生活于上海。

计文于与妻子朱卫兵携手创作的软雕塑作品使我们看到了的另一种艺术语言的独特魅力,这种呈现形式在当代艺术领域似乎可以说“只此一家”。选择布这种材料,不算偶然,应该说与朱卫兵一直从事的服装设计工作有关。

布从民间艺术、工艺美术、各种玩具、纤维艺术中来,它柔软、温暖、古朴、原始,它还有点混沌,艺术家却偏要让它与当下和当代相连。一块布包裹了棉,成了个圆不圆、方不方的形,它随着自己的性,不由他人来编排,它不可能给出精确的再现,它却可能给出经常的意外,艺术家敏锐地把握了布的缺陷,突显出了其特殊性。经过构想、设计到亲力制作、完成,他们巧妙地营建出园林式的造景、舞台式的陈设,和典型的“中国式”布偶人,举重若轻的调侃,呈现出繁花锦簇之下现代社会的理想和虚妄。作为世间百态的旁观者,这正是他们所看到的。

《艺术家自述》

从“布”这个媒介上来说,我们的作品基本上做的是那些人们生活中琐碎的东西,通过这些东西表达出当下人们的心态,它不断地渗入到我们社会的各个方面。布,那么平易,那么贴近人,我们窗帘、被单、床褥和衣服天天都在我们的周围转,磨擦我们肌肤,它很日常,很亲近,很温柔,它和琐碎很般配,是可以一起呼吸的,同时有时它也可以很有身份,很高雅,还很炫耀。另一方面来说,我们的作品从来不是那种激烈的表达,我们是温和的,渐进的,渗透式的,这一点上布这个媒介又在暗暗地帮着我们准确地来阐释。——计文于

 

QR Code
知亦行